環保署30週年署慶 清淨永續向前行
22日是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簡稱環保署)30週年署慶,這次署慶熱鬧非凡,在李應元署長熱情邀請下,除國內貴賓,包括歷任署長簡又新、郝龍斌、張祖恩、沈世宏、代理署長陳龍吉、副署長林達雄、張豐藤、葉欣誠,及前衛生署環境保護局局長莊進源、中華民國環境保護協會理事長張哲明及各縣市環保局局長、副局長等貴賓出席典禮外,駐華外交使節團等二十餘位國外佳賓亦到場對環保署獻上祝福;行政院林全院長也特別蒞臨會場,給環保署全體同仁加油打氣。…
桃園市性別平等藝文競賽 建立無性別歧視友善校園
為杜絕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一再…
減碳行動照片募集活動開跑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宣導節能減碳行動,邀請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落實減碳行為,於8月14日起至9月10日止舉辦「為氣候行動…
追求綠色成長同時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已成永續經營顯學
永續發展已為全球性議題,根據安永聯合會計…
啟動空氣品質物聯網 智慧稽查打擊非法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今(2017)年著手建置空氣品質感測物聯網,首波先驅測試計畫選定桃園觀音工業區,網格布建具備PM2.5、VOC、溫度及濕度等項目之感測器,形成完整感測網。所布設感測網可提供高時空解析度之空氣品質數據,監測頻率可至分鐘等級,空間密度達街道等級,透過圖像化各感測點污染物濃度時序變化情形,經融合風速、風向數據分析,即可標定污染熱區及排放潛勢區,進一步經時空特徵分析,所得的資訊即可供稽查派遣作業運用,稽查作業前再將排放潛勢熱區內事業原料、製程等污染特性交叉勾稽,可讓稽查人員事半功倍有效率地查處污染。…
聯合國收到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意向書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8月4日收到了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出的意向書,表達了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意向,「除非發現重新介入的合適條款」。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發言人杜加里克4日晚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如秘書長古特雷斯6月1日的聲明指出,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行為為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全球安全的努力帶來了極大的失望。根據《巴黎氣候協定》第28條,締約方可以自協定生效之日起三年後的任何時間退出,並於保管人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年後生效。美國於2016年9月3日簽訂了《巴黎氣候協定》,《巴黎氣候協定》於2016年11月4日對美國生效。這意味著美國必須至少在2019年之前維持《巴黎氣候協定》。 美國總統川普6月1日宣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停止履行歐巴馬政府於2025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26%至28%的承諾,並停止向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提供捐助。川普指出,美國將尋求磋商,以按照對美國「公平」的條件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或達成全新的協定。 杜加里克在聲明中指出,古特雷斯秘書長歡迎美國重新介入的任何努力。美國在環境問題上繼續扮演領導角色是至關重要的。古特雷斯秘書長期待與美國政府以及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所有行動者一道,共同為子孫後代建設永續的未來。 資料來源:聯合國新聞網 http://www.un.org/chinese/News/story.asp?NewsID=28518&Kw1=%E5%8F%AF%E6%8C%81%E7%BB%AD
政院通過「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 確保永續發展
位在南投中興新村的農委會農糧署27日發出新聞稿指出,國內有機農業驗證面積已達7200餘公頃,較96年成長3.5倍,惟現行「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僅對有機農產品予以規範,未涵蓋有機農業之輔導及推廣,且部分管理方式缺乏彈性,農委會依據國內有機農業現況、未來發展需求及參採各界意見,研訂「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並於今日經行政院院會討論通過。 農糧署指出,該法案內涵兼顧產業輔導、產品管理、我國與他國雙邊有機同等性互認等產品貿易事務,將有助於促進國內有機農業永續成長,逐步達到成為有機國家之目標。「有機農業促進法」融合現行重視驗證產品管理的「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以及強調產業輔導精神的民間版本「有機農業促進條例」,規定有機農產品仍須經第三方驗證通過。並明定主管機關對有機農業應採取輔導措施,包含每4年提出有機農業促進方案,鼓勵設置有機農業促進區。此外,亦規定主管機關應推廣符合友善環境要求之有機農業,即有機農業輔導對象除經第三方驗證之有機農產品經營者外,亦包含採參與式查證體系(PGS)或其他友善耕作生產者,均予納入有機農業輔導範疇,兼容並蓄,擴大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 農委會及農糧署說明,國內有機及慣行農田參插相鄰情形普遍,有機農友雖採防護措施,仍偶有因鄰田污染致產品檢出農藥等禁用物質微量殘留,雖難以歸責於有機農友,但現行規範農友仍須遭受處分。.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727005014-260405
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代際對話」:老少聯手推動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新聞部非政府組織執行委員會8月1日在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了「永續發展目標代際對話」(Intergenerational…
國際移民問題特別代表:移民匯款對原籍國的永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國際移民問題特別代表阿爾布林7月24日在有關移民問題的政府間磋商會議上表示,移民對於永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寄回原籍國(countries…
環保署海底垃圾清除總動員 史上最盛大環保艦隊群啟航
響應2017年「世界海洋日」,環保署於7月22日(星期六)串聯全國19個臨海縣市,同步辦理「海底垃圾清除總動員」淨海活動,同時由李應元署長及基隆市林右昌市長現場授旗給在地基隆的潛水人員,署長也當場公布全國今年上半年全國動員總共清理至少44處熱點共至少192噸海底(漂)垃圾,宣示淨海活動將持續到達成「無塑海洋」目標為止。 環保署說明,本次活動是環保署首次與各地方政府共同參與全球性的世界海洋日活動。總計全國19個臨海縣市至少有864艘船舶加入環保艦隊與449名潛水員及超過1萬2,000名民眾參與本日活動投入淨海工作,為海洋環境共同盡一分心力,參與人數及規模可說是歷年之最。環保署強調,除了持續推動淨海及淨灘外,從源頭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更是重要,環保署持續推動「限塑」政策,呼籲民眾從生活中落實「減塑」,進而邁向「無塑」的願景。各地活動當日亦規劃環境教育的專題知識區及親子遊戲區,透過互動式學習及實際參與,讓大小朋友都能親身感受海洋垃圾的嚴重性,了解保護海洋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另環保署於2017年7月20日已邀請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財團法人海洋公民基金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等國內環保公民團體,成立「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未來將就海洋廢棄物的來源包括陸源、海灘及海底漂垃圾,密集進行意見討論交流,凝聚共識合作推動相關海洋廢棄物處理方案,共同努力達成「無塑海洋」的目標。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http://enews.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6072215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