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永續推進食品包裝演進!「可分解、資訊透明」影響消費者購買
隨著2020年全球對環保和環境永續越來越重視,包裝研發技術快速發展,食品包裝產業的趨勢逐漸朝著環境友善的方向發展;其中,植物基、可分解、可食用等永續性包裝與產品相關內容的透明度都逐漸列入消費者考量。 包裝往往能第一個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食品飲料行業的包裝可以說和裡面的產品一樣重要。包裝能保護長途運輸的產品,並有助於延長新鮮產品的有效期限,從而減少食物浪費。隨著對永續性和清潔標籤產品的日益關注,以及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包裝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隨著循環經濟目標日益迫近,包裝中使用再生塑膠的趨勢正在上升。英國政府將從2022年4月起開始實施塑膠包裝稅,通過罰款促使企業使用再生塑膠。在過去一年裡,消費者對塑膠的關注有了相當大的成長,而利用可回收材料包裝是解決這些擔憂的一個方法,一些公司更進一步確保其包裝是由可生物分解或可分解材料製成。 然而,使用塑膠包裝對環境沒有好處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因此,生物可分解或可食用食品包裝的發展在目前引起了相當大的興趣,因為消費者對天然和生物可分解材料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安全、優質和方便食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使用可食用化合物,如脂類或樹脂、蛋白質、表面活性劑、多醣和其他可食用化合物或可食用包裝材料製作的包裝可與食品一起食用。 2019…
國際勞工組織全體會員國批准《消除最惡劣形式童工勞動公約》
國際勞工組織今天表示,繼湯加王國批准1999年《消除最惡劣形式童工勞動公約》(第182號公約)之後,該組織所有187個會員國都已批准了這一公約,使其成為歷史上首次獲得所有會員國批准的國際勞動公約。該公約於21年前的國際勞工大會上得到通過,是其歷史上最快獲得批准的公約。2021年是國際消除童工年,其目的是提高對童工問題的認識,並幫助加速取得進展,因此,該公約現在獲得全體批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表示,公約得到全體批准在歷史上是首次,這意味著所有兒童現在擁有了法律保護,以免遭受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它反映出一種國際承諾,即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如奴役、性剝削、在武裝衝突或其他危害兒童健康,道德或心理健康的非法或危險工作中徵用兒童的做法將無法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中。 國際勞工組織估計,全球有1.52億兒童從事童工,其中7300萬人從事危險工作。所有童工中有70%從事農業生產,這主要與貧窮和父母難以找到體面工作有關。公約呼籲禁止和消除包括奴役、強迫勞動和販運兒童在內的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它禁止讓兒童參與武裝衝突,從事賣淫、色情和毒品販運等非法活動以及危險工作。公約是國際勞工組織的八項基本公約之一,其中包括廢除童工、消除強迫勞動、廢除與工作有關的歧視以及自由和集體談判的權利。國際勞工組織1998年《工作中的基本原則和權利宣言》也涵蓋了這些原則。 由於越來越多的國家批准了該公約和有關最低工作年齡的第138號公約,同時實施了有效的法律和政策,童工及最惡劣形式的童工發生率在2000年至2016年期間下降了近40%。但是,近年來的進展有所減慢,尤其是在5-11歲這一年齡最小的組別和某些地理區域。面對新冠大流行,如不採取適當措施,多年取得的進展的確面臨逆轉的風險,這可能導致20年來童工現象首次增加。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世界銀行倡導削減「粉色關稅」 致力實現惠及婦女貿易效益最大化
世界銀行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貿易增加婦女…
桃園環保科技園區 循環經濟實踐指標
桃園市觀音區的環保科技園區,把過去「資源-產品-廢棄」的線性經濟模式,實現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將廢棄物資源化後重新回到產業鏈,不僅能減少自然資源的開採,同時減少營運成本並創造經濟價值,更能減少空氣污染物或廢污水的排放,降低經濟發展對整體環境的衝擊。 桃園環保科技園區進駐的廠商多數為廢棄物處理廠,能處理的廢棄物包括:電子廢棄物、廢五金、廢溶劑、廢塑膠、廢寶特瓶、廢照明光源、醫療廢棄物、飛灰、集塵灰、污泥等。這些業者透過不同的處理技術,將對環境有害的廢棄物無害及資源化後,再回到生產鏈做成原料或是發電,更有業者可以落實全廠100%零廢棄的目標。 桃園市政府在園區設置全國第一座取得BS…
愛護地球從「食」做起 選擇永續生產標章為環保盡力
地球暖化、海洋面積縮減,亦或是堆積在山中…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重塑城市走向綠色、包容和永續的未來
聯合國秘書長今天在就城市OD 應2019冠狀病毒…
水利署:持續邁向打造安全、生態的友善永續水環境
臺灣降雨豐沛、四面環海,水環境樣態豐富。…
副總統: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因應氣候變遷裡 扮演積極關鍵的角色 副總統出席「因應氣候緊急狀態策略研討會」
賴清德副總統於7月23日上午出席「因應氣候緊…
綠色能源新經濟,台南永續發展方程式!
台南不僅是台灣的文化古都,也是綠能之都,…
頭城沿海永續漁業發展 放流5萬粒九孔幼苗
維護海洋資源,漁業永續經營,配合109年沿海永續漁業發展〜種苗放流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委由臺灣海洋保育、漁業永續基金會、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頭城區漁會、福智基金會等民間團體,於7月15日上午10點,前往頭城沿岸放流5萬粒九孔幼苗(2公分以上),希望在優渥海洋中好好成長,成為豐富海洋資源的生力軍。 九孔要求生態環境相當嚴苛,對水質也相當敏感,必需要在乾淨無任何污染的環境才適合生長,九孔為草食、夜行性的軟體動物,通常白天都藏匿在陰暗且沒有陽光之處,直到夜間活躍起來,開始四處搜索食物,九孔的覓食可分為兩個階段,在幼年時期九孔攝食綠藻,稍大即開始餵食龍鬚菜,水溫在23度左右時攝食最為旺盛,也是成長的最好時期,產卵時間通常是在每年的10~12月,頭城區漁會總幹事陳秀暖指出,現在放流種苗九孔,順利成長明年就能嘗鮮Q彈的九孔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