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副總統出席CSR企業社會獎贈獎典禮
陳副總統於5月3日出席第13屆《遠見雜誌》CSR企業社會獎贈獎典禮,肯定得獎企業落實社會責任的傑出貢獻,並期盼能有更多企業共襄盛舉,不僅為企業加分,也為臺灣打造更美好的明天。隨著時代的演變,企業存在的本質與目的也已經產生質變,企業在創造利潤與盈餘的同時,也應顧及從投入到產出,每一個階段經濟活動的外部效應,並肩負起對員工、社會及環境的社會責任,追求與環境、社會與經濟等各種面向的永續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早已成為國際共同關注的議題,國際組織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及歐盟(EU)等,都藉由各項會議,將企業社會責任議題納入其議程中,提供各國作為推動CSR的遵循原則。 副總統也肯定得獎企業的經營階層,都能體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支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已經不再是空談的道德議題,而是值得企業重視的經營課題,更是面對國際競爭、攸關永續生存發展的未來議題。他恭喜並感謝所有企業領導者及同仁的積極付出,也盼與會者持續給予政府建議,透過溝通、合作與政策推動,為臺灣打造更美好的明天。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39145&rmid=514
第6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參選活動即將閃亮登場!歡迎各界菁英角逐環境教育最高榮耀!
國內環境教育最高榮譽獎項「第6屆國家環境教育獎」遴選表揚活動,即將於2017年5月1日起開始起跑,歡迎符合參選資格者報名參加,報名日期自本年5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報名參選之相關規定及表格,請上環保署網站→環境教育→環境教育管理資訊系統→國家環境教育獎(https://eeis.epa.gov.tw/eeaward/)查詢或下載。…
企業認養造林 推動永續發展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與隸屬永續精銳聯盟之13家企業團體(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等)為提升綠色競爭力,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與推動永續發展,一同守護台灣山林,於2017年4月26日在新北市平溪區石底段石笋尖小段國有林地合作造林2.3公頃,為地球節能減碳付出實質行動啟動3年的認養造林行動。 永續精銳聯盟希望鼓勵國內產業除了提升競爭力外,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及朝向綠色永續經營。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希望透過這次企業共同捐款認養造林,拋磚引玉,激發更多民間團體、企業共同響應認養造林行動。 資料來源: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7/4/27/n9081917.htm
APEC能源智慧社區 科技部獲智慧運輸金獎
科技部今天獲頒2017年「APEC能源智慧社區倡議(ESCI)最佳案例評選」智慧運輸金獎,不僅是臺灣唯一獲金獎殊榮的中央機關,也是本屆智慧運輸案例中的最高榮譽。科技部表示,這次獲獎內容是「科學園區智慧永續發展計畫」的「智慧交通」分項計畫,包括科學園區導入電動巡迴巴士、智慧停車系統、建置交控中心、智慧看板與科學園區行動精靈2.0…
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簽署新合作架構 幫助最脆弱群體建設應對能力
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集團2017年4月22日在華盛頓簽署了一項新的夥伴關係架構,旨在通過減少貧困、促進分享繁榮、加強糧食安全,以及在受危機影響地區鞏固和平而説明世界上最脆弱的群體建設應對能力。 聯合國與世界銀行共同指出,武裝衝突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及其經濟代價是巨大的,同時影響到長期的穩定以及經濟發展和消除貧窮前景。暴力武裝衝突導致的人道主義需求占全球人道需求總額的80%。聯合國估計,2017年全世界的人道援助行動需要221億美元,這是在五年前90億美元基礎上的大幅成長。 聯合國與世界銀行將集中致力於幫助多種局勢下的脆弱群體建設應對能力,其中包括面臨暴力衝突風險或出現持續衝突的局勢,有大量人口被迫流離失所的局勢,長期的和危機後局勢,受到氣候變遷和自然災害影響的局勢等。 資料來源:聯合國 http://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zh/2017/04/un-and-world-bank-sign-new-partnership-to-build-resilience-for-the-most-vulnerable/
422地球日全國揪團認養淨灘行動
環保署李應元署長與桃園市鄭文燦市長於4月22日地球日(Earth…
工研院URABat鋁電池獲愛迪生獎銀牌獎
工研院研發的「可高速充放電鋁電池」 (URABat),今晚獲2017美國愛迪生獎「能源與永續」類別銀牌獎。工研院與會人員強調,獲獎對研究人員及工研院是莫大的鼓舞與肯定。 1987年設立的美國愛迪生獎,今年邁入30週年,晚上在紐約舉行2017年頒獎典禮,過去2年臺灣曾有民間企業入圍,今年工研院首次組團參與即獲肯定,在14項類別中的「能源與永續」榮獲銀牌獎。 被喻為突破性產品的可高速充放電鋁電池,今年底可望進行試量產,研發團隊期盼明年產品可以導入載具量產。工研院希望藉由可高速充放電鋁電池技轉後,搶占全球430億美元商機,取代高污染的鉛酸或鎳鎘電池,用於汽機車電瓶、輕型交通載具或定置型儲能電池市場。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 http://www.cna.com.tw/news/ait/201704210104-1.aspx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全球大幅增加水及環境衛生投資 以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水機制4月13日發佈的《2017年全球環衛與飲水分析和評估報告》匯整了75個國家和25個外部支援機構提供的最可靠和最新的資料。各國在過去三年中普遍增加了用於水、環境衛生和個人健康的預算額度,每年的平均增幅為4.9%。然而,現有資金供應仍不足以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包括2030年使人們普遍獲取安全管理的水和環境衛生服務。 研究發現,用於水和環境衛生的官方發展援助撥款支出在2012年至2015年間從63億美元增加到74億美元。但是,水和環境衛生方面的多年期援助承諾自2012年以來持續減少,從104億美元減少到2015年的82億美元,這很可能導致未來撥款額也相應減少。 飲用不安全的水會影響健康,引起腹瀉等疾病,而未經處理的污水會污染飲用水供應和環境,對社區造成沉重的負擔。為脆弱人們提高和維持水、環境衛生和個人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對實現永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 資料來源:聯合國新聞 http://www.un.org/chinese/News/story.asp?NewsID=27904
德國國會環境委員會主席霍恩女士率團與我啟動永續發展與再生能源及循環經濟對話
環保署於本(106)年4月12日舉辦「第一屆臺德環境對話論壇」,邀請德國聯邦國會議員兼環境委員會主席Bärbel…
2017年第一屆永續發展與綠色科技研討會於南華大學召開
科技無法帶給人類真正的幸福,科技也無法解決開發帶來的污染和災難。唯有永續經營,才能讓地球持續支持人類和生物的生命。聯合國報告指出,到2030年,光是太陽能,風力和生質能產業,就將增加兩千萬個綠能工作機會。美國每四個工作者,就有一位會是綠領工作者。台灣綠領從業人員將有百萬人以上。預測未來每個工作,包括食衣住行育樂,一定都會轉變成綠領工作。為達成培育綠領人才目標,南華大學特地於4月8日舉辦「2017第一屆永續發展與綠色科技研討會(2017…